- 北岳庙
- 原名北岳安天王圣帝庙,简称北岳真君庙。
在河北曲阳县城内。
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时期,为祭把北岳之所,历代沿袭成制,至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始改祭于山西浑源州,此庙遂废。
北岳庙建筑规模宏大,平面布局成田字形,现存面积南北长300米,东西宽139米。
在南北中轴线上,由南而北有神门、御香亭、凌霄门、三山门、飞石殿、德宁之殿等。
飞石殿相传为纪念陨石降落干曲阳而建,清宣统元年烧毁。
主体建筑是德宁之殿,重檐琉璃瓦顶,四周有自玉石栏杆,栏住上的狮子,棂窗砖刻,均为元代作品,精巧生动。
殿内绘有壁画,东西两壁为巨幅《天宫图》,高6.5米,宽17.6米,最大的人物高达3石米。
西壁最高处绘有“飞天之神”,形象狰狞,虬髯连鬓,矫健有力,荷戟而视,气势非凡。
两壁共绘人物七十三个,其神态各异,栩栩如生。
相传为唐朝吴道子真迹,疑为无人仿唐人技法之作。
据传隋末窦建德曾率农民起义军进驻曲阳。
起义军纪律严明,深得人心。
民间为纪念义军,称德宁之殿为窦王殿。
庙内存有北齐、唐、元、明、清各代碑碣一百三十七块,其中大魏王府君碑,在康有为编纂的《广艺舟双楫》一书中定为神品,拓本甚多。
其他如宋代韩琦碑。
元代赵孟頫碑,明代朱无障碑等都具有一定艺术价值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